進入內容區塊

新北市土城區公所

昔時今日

  • FB
  •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  • 小字
  • 一般
  • 大字
土城簡介
  • 位置
      土城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南隅,大漢溪的東岸,東南背山面水;東北隅與中和區交界,越過東南丘陵與新店區毗鄰,南接三峽區,西隔大漢溪與樹林區相望,西北則接連板橋。
  • 人口
      近年來,土城的人口有顯著的增長,根據西元1905年日據時代的調查,有10836人,到民國38年增加為14757人,只能算小型的鄉鎮。到了民國70年成長至60398人,75年更突破10萬人。民國82年突破15萬人口,由土城鄉升格為土城市,而現在的土城人口已經遠超過23萬人。
    影響本區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,除自然增加外,非本籍人口的遷入是主要原因。尤其土城近年來在相關政府單位同心打造下,公共工程及交通建設都陸續完工開闢;北二高貫穿、捷運土城線通車、大型量販店進駐、高科技園區的誕生,將會吸引更多的人口遷入土城。
  • 都市計畫
      配合軍事禁建開放,提升都市發展品質,以利都市整體合理發展,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公共設施用地,改善交通、排水、環境衛生等居住生活品質,並透過訂定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及獎勵措施,強化土地使用功能,達到地盡其利、地利共享的目標。
 
歷史溯源
  • 明清時期
    [諸羅縣志]淡北地區圖
    • 擺接
        清代土城正好位於淡水河二大支流--大漢溪和新店溪的交會地帶,二百多年前先民剛踏上這片荒野時,這裡只有平埔族擺接社散居其間,於是依平埔語將這個地區名之為「擺接」,範圍包括了今天的板橋、中和、永和、土城等行政區。
    • 淡水廳擺接堡
        清代經營台灣以後,先於康熙25年(西元1686年)將天興州改制為諸羅縣,雍正元年(西元1723年)正式將土城歸隸於淡水廳、淡水堡隸擺接堡.依同治10年(西元1871年)所編篡的【淡水廳誌】記載,擺接堡共有加蠟仔莊、港仔嘴莊、芎蕉莊、龜崙蘭莊、枋街、新埔漧莊、南勢角莊、後浦莊、員山莊、社後莊、藤寮坑莊、冷水坑莊、火燒莊、柑林陂莊、大安寮莊、員林仔莊、柏仔林溪莊等17個莊頭,直到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)土城才改為淡水廳擺接堡。
    • 土城
        土城大規模的拓墾則始於乾隆初年(西元1736年);在拓墾擺接社時常發生漢蕃之爭,漢人為了順利拓地,在今天土城區公所、土城國小的附近,築有「土牆」做為防禦,爾後人口漸聚,「土牆」也由防蕃演變成收糧、維持治安的公務中心;由於「土牆似若城池」乃相約稱之為『土城』。
       
  • 日據時期
    日據時期土城庄職員合照
    土城庄
      民國9年(日本大正9年,西元1920年)更改地方官制,將第五任總督左久間左馬太時代所設之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,州下設市郡、郡下設街、庄,本區改為台北州海山郡土城庄。
  • 光復時期
    宵裡社平埔施捕鹿圖
    • 土城鄉
        民國34年10月,政府光復台灣,設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,為便於推行政令,乃根據我國行政制度,審酌台灣省區地理人口現況,重新釐訂行政區域,分設縣市、鄉鎮、縣轄市、區、村里等行政層級。
      日據時代之台北州轄區於光復後劃出台北、基隆二市,改設台北縣,將原州轄之街庄改為鄉鎮,鄉鎮下之編制為村里,本區當時原為庄經改過為土城鄉
    • 土城市
        土城於82年6月26日總人口數超過150000餘人,加以轄內道路四通八達,交通便利;且建設公司規劃投資,大量興建房舍,大樓林立,外來人口劇增,紛紛遷入設籍,直接使土城呈現一片繁華景象。在諸多客觀因素成熟,符合台灣省政府74年10月18日府法四字第77710號令修正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第七條第二款;改為市,土城自此乃升格為縣轄市。
       
地理環境
  整體而言,本區輪廓堪稱完整,且外形近於一斜置的長方形,東部、南部地勢較高,尤以鄰新店之內坡-天上山,標高429.75公尺為全境最高處,漸向西部、北部遞減,丘陵區高度在50至400公尺之間,坡度約為24%,總面積約占全區的62%。本區之西部、北部為平坦地形,標高自海拔8公尺~15公尺不等,坡度約為1%,為全區之精華地區,聚落、農業、工業均聚集於此。西側以大漢溪為界,是全區之最低處,標高4公尺,大體而言,農業多集中於本區之中部;聚落則集中於大漢溪和中正路間,沿主要幹道分布。
瀏覽人次:5842 人 更新日期:2020-12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