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內容區塊

新北市土城區公所

古道巡禮

  • FB
  •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  • 小字
  • 一般
  • 大字
媽祖坑古道
  • 發佈日期:2020-12-17
  • 發佈單位:土城區公所
  • 類  別:古道巡禮
  • 詳細內容:
  • ( 受訪人:鍾義信、64歲、住龍泉路89號 )
      媽祖坑的開墾約在道光23年(西元1843年)間,最早的入墾戶約有4戶,他們都是為了伐樟焗腦而進入山區,當時本地分別屬於泰雅族與平埔族的獵區,界線約略以大烏橋為準,以西到溪河是平埔族的獵區,以東山區都屬於復興鄉泰雅族的活動區內。
    第3勢力漢族入墾當然引起2族的抗拒,漢族墾戶委請聞人翁寬(林本源的親戚)出面,先與平埔族部落頭目取得協議,再與泰雅族代表取得首肯,由漢族墾戶繳納地租給翁寬,再由翁寬派武功高強的隘勇納租給原住民,漢、原和平相處到清朝結束,翁寬則在日據時代(西元1895至1945年)被日人所殺。 
    漢、原協議期間,道光(西元1821至1850年)時初墾戶約4戶,咸豐(西元1851至1861年)時約13戶,這段期間每1戶年交翁寬約1塊錢,而當時成人的工錢約10天可以賺到1塊錢,1塊錢約是舊銅幣1800個,新銅幣約1000個。

      媽祖坑古道的開闢,清末年代(西元1900年)大抵只到大烏橋與菜堂之間。民國7年,日本政府開始丈量本區土地,並訂下地籍課稅,當時約略以石門為界,將山林分內媽祖與外媽祖,自此開始有較大規模的開墾行動。 
    不過,受地形限制,範圍只限於菜堂(即普安堂)前,原因是,以上到山神廟(及現今石門福德宮)的山路,受到3粒大岩塊阻擋,僅容許單人通過,車輛(牛車或手拉車)無法進出。
    為處理這3粒重達百餘噸的頑石,墾戶集資聘請打石師傅來想辦法,但都因石塊實在太大,無法讓頑石讓路,因此盛傳石塊有陰靈附著,更加無法動搖,直到當時的祖田村長黃木火先生申請使用炸藥,才將3顆頑石炸開2粒,終於讓出1條路的空間出來。
    據稱黃村長因此生病中風,牽鑿附會的傳聞也就此傳出,平添幾分鄉野傳奇。目前3顆頑石的位置就在鎮安宮門前,僅剩那顆岩塊就在擺放王船的溪邊,炸開的石塊運到沿溪的溪邊做路基。
     
    • 媽祖坑古道路線圖
    媽祖坑古道路線圖,詳情請參考下方文字說明。

      據鍾義信先生說,黃木火村長深知要入山墾殖,拓寬山路是最重要的事,因此在台灣光復後,炸開3粒頑石,積極修築山路古道,而人力來源則是村民抓公差,1年1戶派壯丁出公差2次、每次10天、合計為20天,這種人力派工方式進行10多年才將保甲路推進到姑娘廟(現稱幸福廟)一帶,隨後幾年,因有採煤與種植蔗糖業者漸行入山,加上鄉公所也支援鋼筋與紅毛土(水泥)等建材,終讓開路更加順利,民國53年就已築路到善息寺的停車場。

      日據時代(西元1895至1945年),外媽祖田住民有農地耕作者都從事栽種甘蔗或設立梯田種稻,牛角坡山區則闢作茶園,所有的農作都是外賣到板橋或土城市集(板橋賣價較好),沒有田地的住戶生活較苦,在光復後幾年,大都上山偷挖煤炭再挑至市集(建安與頂埔一帶)出售,每100斤約可換白米10斤,因此當時常見一家大小出動擔煤賣的鏡頭,小孩約擔20斤、婦女約擔40斤。
    為使這2項經濟作物能順利外運,台灣光復前幾年就已築有輕便車與公路(指現之中央路),山徑打通後,採礦更深入到幸福廟一帶山腰,就連善息寺座落的山區也出煤,這個地方舊地名也就稱為「坑頭」。
    內媽祖地區,伐木戶集中在善息寺停車場一帶煉焗樟腦,設有腦寮加工製造外銷,而龍泉溪的沿途另有人專伐相思樹來空窯煉製木炭,經濟活動的熱絡帶來大批移民,幸福廟後方山區有一聚落稱作「公館腳」,不但有村落的組織與規模,還設有關犯人的刑堂,另一個大聚落,在通天府一帶,人口多達2鄰,另一處人口聚集處為龍泉路76號後方舊名「柑仔坪」處,人口也有1鄰之多。
    三峽橫溪通往媽祖坑古道的路,原本是條熱絡的運送大菁染料的古道,當時農特產業陸路都由此路進入土城界,再轉出至台北城等都市販賣,該大菁古道是在三峽溪東路233巷47弄進入(目前設有普陀淨苑佛寺),登上稜線土地公廟後再下達龍泉路公墓前方的廢車處理場。
     
    • 媽祖坑老地名介紹
    內媽祖 龍泉路石門以東,沿龍泉溪至善息寺一帶
    外媽祖 龍泉路石門至三峽溪前公路
    蓮霧腳 龍泉路27號黃太和宅前路旁空地,早種是香蕉園,50前改種5棵蓮霧,因樹形茂盛成為地標,故有蓮霧腳之名。
    (弓蕉湖) 指位在龍泉山寺前山谷(往高速公路涵洞方向)
    大烏 (凹) 指普安堂斜對面山墺
    菜堂 指普安堂,因係屬出家眾所修行的廟宇
    石門 指鎮安宮前的彎道窄路
    坑頭 指善息寺一帶是煤礦坑道的入口。
    公館腳 幸福廟後方山區有一聚落稱作「公館腳」,不但有村落的組織與規模,還設有關犯人的刑堂,另一個大聚落,在通天府一帶,人口多達兩鄰。
    柑仔坪 龍泉路76號後方舊名「柑仔坪」處,人口也有1鄰之多,當地種有許多柑橘。
    腦寮 早年墾殖伐木戶集中在善息寺停車場一帶煉焗樟腦,設有腦寮加工製造外銷。
    樟空湖 善息寺後山的得安宮東方,本長滿巨樟,因善息寺一帶焗腦兒開採殆盡,空無樟樹之意。
    茶園頭 幸福廟前龍泉路92號一帶為1鄰,原本內媽祖田的茶山茶園就是由此地開始栽種。
    漏斗崙山 龍泉路85號後方山頭舊稱漏斗崙山,取其山形類似漏斗。
    殺人坪 地點在龍泉路轉往猴洞登山口的急彎左側山坡西元1919年的日治時代,日本政府在台進行地籍總調查,當時的內媽祖田保正向日本人誣報村民白天農耕,下午就變土匪作亂,計有22人被日警逮捕,其中被送往「殺人坪」砍殺死’亡者18人,該地就此獲名。
    九芎林 媽祖田在清朝乾隆年(西元1770年代)初墾時稱為九芎林,當時先民入墾時很可能是發現當地山林很多九芎樹。

相關附件
相關圖片
瀏覽人次:692 人 更新日期:2020-12-25